28日,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财经》专场:数字中国新蓝图"上,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数字化很重要的一点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相通的,是相近的,我们把以前出现过的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一起,集中分析,集中解决。20/80的原则就非常有效。下次再出现问题,不仅上报的速度很快,处理的时间和处理的速度更快。我们这个数字化的工厂是可以开放供参观和学习的,而且它不是靠大规模的投资实现的,比较适合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余锋举例说,霍尼韦尔位于苏州的一家工厂成立二十多年来,在没有增加工人和厂房的情况下,产能增长了四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改进了企业的管理,更好地服务客户。
余锋认为,数字化一定是要给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带来效益。"数字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余锋:很高兴能够代表霍尼韦尔公司来参加本次分享。霍尼韦尔是一家上市历史超过100 年的高科技的软件工业企业,我们扎根中国已经近90年了。我们对数字化的理解是企业运营数字化,即通过数字化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服务客户的速度。比如,我们在中国有 22 家工厂,其中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苏州工厂就是精益数字化的典范。作为霍尼韦尔首批世界级工厂之一,苏州工厂自成立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在没有增加工人和厂房的情况下,产能增长了四倍,利润也保持在高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数字化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改进了企业的管理,更好的服务的客户。
我们全球有近10 万名员工,其中1万名是软件工程师,他们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和数字化紧紧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客户的管理、效益、运营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霍尼韦尔有很多业务,就拿智能建筑科技集团来举例。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约为51%。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28%;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1%;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22%。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对于建筑领域的低碳化转型意义重大。打造低碳、智慧、健康的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必经之路。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的软件工程师把我们的产品、服务进行数字化,使我们的客户在造新的酒店、商场、会议中心、电影院、机场等等建筑的时候,能够在充分考虑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能耗。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和赋能者,霍尼韦尔致力于通过软硬一体、强弱电一体、云边一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业主在保证建筑运营效率的基础上,打造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楼宇环境。例如,霍尼韦尔的能碳双控智能管理平台通过连接一系列霍尼韦尔最新的传感器、网关和末端执行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能让楼宇实现全自动的能耗管理。
在这个领域,我们确实通过数字化给产品赋以新的含义,非常受客户欢迎。数字化带来的价值在于,第一是企业运营效率大幅度提升,第二是客户在节能、环保和效率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王波明:你刚才举那个例子说你们在苏州有个厂子,20 年了,然后你每年收入利润都保持在比较高水平上。那是 20 年前你就数字化了吗?还是一个逐渐赋能的过程?
余锋:这个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与现在相比,20 年前我们对数字化的理解,以及数字化的技术都不成熟。20多年前建立的是一个普通的工厂,产品技术是很先进的,但是运营相对比较传统。20多年来,在没有增加工人和厂房的情况下,产能增长了四倍,一个重要原因就不断导入数字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苏州工厂已经成为霍尼韦尔集制造、研发、服务于一体的传感与生产力解决方案全球中心,主要负责生产包括条形码扫描器、移动数据终端、扫描引擎、全球定位追踪以及条码打印机在内的一系列安全与生产力产品。
数字化有很多的应用,譬如说产线上出现了问题,它可能是缺料的问题,可能是质量的问题。原来没有数字化的时候,是层层上报的。如果上报快一点,一小时解决了,如果上报的慢一点,两天都不能解决。通过数字化就非常简单,例如常见问题5 个,扫一下就知道我们现在碰到的是什么问题。几分钟以后没有人来处理,它就自动上报了,所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速度大大加快。
数字化很重要的一点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相通的,是相近的,我们把以前出现过的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一起,集中分析,集中解决。20/80的原则就非常有效。下次再出现问题,不仅上报的速度很快,处理的时间和处理的速度更快。我们这个数字化的工厂是可以开放供参观和学习的,而且它不是靠大规模的投资实现的,比较适合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余锋:对于数字化的理解,我们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数字化一定是要给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带来效益,这个效益可以是经济效益,也可以是环保效益或安全效益,因为现在数字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以前很难解决的安全隐患并提早报警。所以我们认为,数字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二,如果想象未来5 年、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企业界来讲,我们是比较希望看到一种现象,即市场需求一直在变化,怎么能够把变化的市场的需求转化成我们的销售预测,而后转化成生产订单,并根据订单把设备、原材料都整合在一起并生产产品,然后发送到我们客户手里面。
而且,我们要知道产品现在在客户那里的使用情况,并预测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维修、保养和替换。这是我们特别喜欢看到的一个场景。
举例来说,我们的业务覆盖的一个重要的行业是石油化工领域。在石油化工行业,原料价格随着市国际市场上各种因素而变动,同时它的成品的价格也是在波动的,怎么能够把这两个信息收集在一起,然后结合企业的设备和工艺来判断哪些产品多生产一点,哪些产品少生产一点?有句俗话是,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某个原材料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接了很多订单,结果可能导致不能准时交付产品;而另一类产品市场上特别需求,又有原材料又有设备,我们怎么样能够针对需求多做点工作?若干年以后,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数字化完美地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同意刚才艾森哲嘉宾提到的打通,这个打通,是从更多层面的打通,是市场的打通,甚至是和供应商的打通。
(编辑:文静)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