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从“1米的高度”看城市,给特殊人群更多关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对包括儿童在内的特殊人群诉求的回应、利益的关切,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和底色。看见并回应特殊人群的利益关切,必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温暖、更加文明。
据6月2日《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发改委日前介绍,《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站在儿童视角,以“1米的高度”看城市,到2025年,在3到5个区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到2030年,全面建成儿童友好城市,让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儿童友好城市,简单理解,就是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要多一些以儿童成长为基点的通盘考量,让城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更加关注儿童成长和发展。
牙膏能不能不那么辣舌头?电梯开关和应急按钮可否设置得低一些?图书馆儿童读物的摆放能否让孩子触手可及?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如何更有保障?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才能体会其真实需求,进而让关怀更有温度。正如网上有个故事:大街上,一个小朋友哭闹不止,大人蹲下身子安抚时突然发现,在孩子的视线中,没有城市的繁华,只有大人们的腿——孩子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诉求,需要被看见;孩子在城市生长中的不适,需要被关照。
自1996年联合国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以来,儿童友好在世界多国已形成共识共为。我国对儿童友好的践行也逐渐深化。北京此番发布的方案,让“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城市适儿化改造”等议题的落地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城市治理的必答题。孩子寄托着家庭及国家的未来,孩子身处的环境深刻影响着公众的生育预期和城市及国家的发展后劲。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然而不少城市建设和服务供给主要基于成年人群的活动模式和使用需求,面向儿童的设施配备、空间规划、服务内容等存在不足。提升适儿化水平,是各地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善人居环境等问题的有力抓手和成效注脚。
让儿童感知城市的友好,不仅仅是在具体事物上突出“儿童专属”,更重要的是形成“理念—政策—作为—共识—合力”的善治闭环,让儿童友好的思维、适儿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成为一种城市治理的习惯和本能,系统性地推进儿童友好城市的发展。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正在不断探索,比如,对已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适儿化改造,在城市新建场景与布局中贯穿儿童友好的设计理念。孩子的玩耍空间、设施安全、服务供给、教育医疗领域特殊保障等方面,是近年来面貌改观最大的部分。
从本质上看,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城市治理的一种探索和实践。各地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输出更多治理智慧和样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让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得更加精致、更有特色。
对包括儿童在内的特殊人群诉求的回应、利益的关切,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和底色。正是基于此,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进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权益保障法律的完善,从更多元视角、更广泛维度,关爱特殊人群。在社会层面,增设公共场所母婴室及第三卫生间,普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城市,探讨儿童票的身高或年龄标准,加速基础设施和电子产品适老化改造等,诸如此类的举措不断推进。
现代城市的谋篇布局,应该照顾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类人群。看见并回应特殊人群的利益关切,必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温暖、更加文明。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