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莞城」这两个字,除了地理空间,是否还牵连着你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
在这里,很多人曾漫步过开着各类小店的骑楼街,抚摸过城墙上红砂岩的斑驳,了解过莞城早期商业的兴盛,但还有更多故事,隐藏在时光里,不为多数人而知。
「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聚焦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莞城桥-振华路步行综合提升、F型街区改造、珊洲河滨水文化带活化、和园文化展示区建设以及整体环境、交通、市政等综合提升,希望让一部分老城先活起来。
【资料图】
从今天开始,邀请你一同回溯与想象——「东莞记忆」。
01
以迎恩门串联城内外
造一座开放的城市历史公园
东莞县城过去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我们熟知的地标西城楼(即迎恩门)是其中仅存的一座。
本次「东莞记忆」项目中的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将保留迎恩门一带各时期重要的历史痕迹,把城墙遗址变成一座贯通城内外的“博物馆式”公园。
上:迎恩门一带(图源: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
下: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效果图
沿着运河,建立一个有纪念性的公共空间。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东至凤来路,西至运河东二路,南至向阳路,项目面积约9.8万平方米。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效果图
以西正路为中轴。
“城内”是秩序的,“城外”是自由的。
在靠近“城内”的一侧,紫霞坊、紫霞里、凤来里、马齿巷等街道的肌理,将在红砂岩与麻石的交错中重现。
城内中轴的记忆,在公园的步行径里延伸。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效果图
曾经的迎恩门,是一座瓮城双城门。在子城门与内城门之间,有着与当下不同的景象。
未来的城墙纪念公园,将恢复瓮城遗址,勾勒出原有的城墙轮廓,通过城墙的“再生”,使旧城墙显影。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效果图
大树、坡地,保留着自然起伏的背景,老城的高低错落,还原着历史足迹。
今后,在郁郁葱葱的林荫下,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将会在刻于步道的时间轴中,重新显露。
在靠近“城外”的一侧,开放的绿地公园邀请每一位行人在大树下乘凉。
在草地上休憩,看城市以自然的姿态“生长”,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松弛感。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效果图
城墙下方,亲水看台提示着东莞水网纵横的文化,小朋友们也可以愉悦轻松地与水互动。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亲水空间效果图
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友好空间,用带着记忆的独特红粉色构筑出各种嬉戏场景,让旧城也变得活泼、有趣起来。
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儿童友好空间效果图
不久后,当我们再次站在西城楼下,不必打完卡就走,可以在两道城墙间漫游,逛逛展廊,再登上城墙顶部的瞭望台,感受时光流转。
上:城墙瞭望台效果图,下:莞城桥改造概念方案效果图
02
有人文、有商贸,多元共生
回莞城逛逛街、聊聊天吧!
从迎恩门往城外走,穿过莞城桥。往东江方向,一条条骑楼街串联着关于繁荣商贸的记忆。
从晚清时期的「城外十二坊」,到民国“上楼下廊”、两到三层的骑楼风貌街区,这里曾热闹如“十里洋场”。
大西路与阮涌路交界处(上:实拍,下:改造效果图)
过去,各种土货、洋货、日用、药材、小吃云集在城外,人头攒动,来往客商摩肩擦踵。
将来,老城烟火、艺术创意、品质生活、潮流活力、慢调水岸——是本次「F型街区改造与活化」计划打造的业态功能。
振华路—旨亭街入口(上:实拍,下:改造效果图)
以振华路-大西路-中兴路为“主干道”,一条骑楼文化轴将糅合人文与商贸,在广场与街道中,汇集因地适宜的业态。
上:中兴路建筑特写,下:骑楼街区改造效果图
不仅注重老字号保育,引导、扶持老字号焕新升级,也引进当下年轻人青睐的品牌,打造东莞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鼓励本土青年、独立品牌主理人深度参与,吸引年轻人重回莞城打卡、游玩、创业、居住。
上:振华路,下:骑楼街区改造效果图
不乏人文气息的、新鲜的、有调性的……
曾经的商业氛围和生活感在舒坦的慢行步道中,展露出属于岭南的街区性格,在旧气息的承载与新气象的实践中,带来更多可能性。
上:阮涌路(图源: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
下:阮涌路改造效果图
在阮涌路,一条生活休闲轴呼应着东莞人对生活真实需求的期望。
小孩子们拉着同伴,从学校门口跑出来,更宽敞、更安全的街区让人更好地放松下来。
在阮涌路上学、玩乐的小学生们
对儿童友好、对老人友好。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记忆的延续。
改造将尊重风貌型建筑的历史沉淀,修旧如故,用空间表达时间。对特色楼栋适度创新,融入新工艺与新技术,而地标型建筑则将适度创新、融合历史,创造新内涵。
莞城骑楼街(上:实拍,下:改造效果图)
03
与城市相遇在水边
感受珊洲河畔的水岸生活
珊洲河畔
出门即见水——这是很多老一辈东莞人还记得的城市面貌。
东莞人搞了几百年的龙舟比赛,在过去农业化的时代,渡船、水运,才是必备的出行方式,东莞还是我国第一个「游泳之乡」……可见,东莞人与水的关系特别亲密。
至于细村市场附近的珊洲河,也就是曾经的「脉沥洲河」,可以说是莞城城外片区的“母亲河”。
珊洲河与中兴路
这段莞城北隅兴隆桥一带的河道,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是繁忙的外贸商港,外国人想去广州做生意,不少需要行经于此。
但如今,残破的渡头渐隐渐消,河流东段隐匿在繁忙的车行中,珊洲桥也失去光彩。
上:在珊洲河钓鱼的老人,下:珊洲桥改造方案效果图
傍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水乡记忆,如何重回?
在本次「东莞记忆」项目中,珊洲河一带将被打造成滨水文化带。
上:珊洲河旁的老人,下:珊洲河岸滨水商街效果图
修整现存的新塘渡、仙村渡、义渡头,造亲近水面的人行石桥、适合闲谈放松的悬挑平台……
在这条未来的滨水商街中,过去填河筑路、驳岸生硬的距离感将逐步改变,河涌交错,水网密布的故事不再仅仅是记忆,还是真实可触摸的、好玩有趣的亲水空间。
新塘渡(上)、悬挑平台(下)方案效果图
两旁的树影投射在河面上,鱼儿在水下游动。
珊洲河所凝聚的,是这座城市有关于水乡的精神。
上:珊洲河,下:人行石桥效果图
在老莞城休憩徜徉,和老人聊聊天,也逛逛新商业。
去跟小学生一起看看花鸟虫鱼,也可以和形色各异的人认真探讨老城的「乡愁」。
这就是千年莞邑,这就是莞城。
城市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和城市经脉之中。
始于唐宋、绵延至今的老莞城,从城市的正面,走向不起眼的背面,一代代东莞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东江两岸,留在了老城故土。
「东莞记忆」项目将依托东莞水道与汾溪河交汇处连片聚集的历史文化资源,由洲、坊、岸、桥四个主题元素,串联起可园、珊洲河、中兴路-大西路骑楼街、却金亭碑、容庚故居、莞城粮仓、鳒鱼洲、下坝坊、金鳌洲塔、三界坊等历史文化资源,提振东莞历史文化发展,传承保护本土文化。
「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效果图
今天,「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正式动工,项目分三标段进行。一标段聚焦市政、交通设施等基础底盘的完善,包括凤来路、平乐坊路的打通,中兴路-大西路-振华路骑楼街的市政工程改造,三个临时停车场等,即日开工,预计明年春节前完工;二标段聚焦迎恩门公园和中兴路骑楼街区的建筑和景观改造,目前施工图已经完成,计划在8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国庆前完工;三标段包括大西路和振华路骑楼街区改造、和园文化地块新建建筑、珊洲河复涌改造和多个历史文化广场,目前三标段已邀请多家国内知名团队推进方案设计。
(本文效果图为设计概念意向图,实际以建设效果为准)
你的东莞记忆是什么?
你期待一个怎样的莞城?
欢迎留言区一起来聊聊!
右下角点赞在看
和更多人分享老城“新生”
来源:东莞发布(部分素材来源于一时半刻)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